【小儿推拿】承浆穴——有效缓解孩子流口水的实用指南


一、穴位精准定位

承浆穴位于面部下唇正下方,颏唇沟(下唇与下巴之间的横向凹陷)的正中处,即下巴中央最凹点(如图示)。
快速找穴技巧:让孩子微微低头,用拇指轻触下唇边缘正下方,可摸到一处明显凹陷,即为承浆穴。

二、针对性操作:改善流口水的推拿方法

手法选择

掐法:用修剪圆滑的食指指甲轻柔垂直掐按3-5次。

揉法:用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揉1-2分钟。(婴幼儿注意:建议改用指腹按压,避免指甲刺激娇嫩皮肤)

三、适用场景与科学原理

中医理论:承浆穴为任脉与胃经交汇处,刺激可调节脾胃功能(脾主涎),平衡口腔津液分泌。

现代解释:适度刺激增强口周肌肉神经调控,促进吞咽反射,减少口水外流。

适合这些情况

✅ 出牙期口水增多(6个月-3岁)
✅ 脾胃虚弱:口水清稀、食欲差、手脚凉
✅ 胃火旺盛:口水黏稠、口周发红、便秘
❗ 注意:若口水伴随发热、口腔溃疡,需及时就医!

四、家长必看:安全操作细节

1、力度与频率:
○ 掐法每日不超过2次,揉法可早晚各1次,连续3-5天观察效果。
婴幼儿皮肤娇嫩,建议改用指腹按压或隔一层棉布操作。

2、日常护理配合:
用柔软纱布及时蘸干口水,避免反复擦拭刺激皮肤。
1岁以上宝宝可训练“吞咽游戏”(如模仿小鱼吐泡泡)。

3、禁忌提示:
口周湿疹、外伤或皮肤过敏时暂停操作。
高热抽搐期间勿强行掐按,优先就医!

五、延伸妙用:承浆穴的急救功能

● 紧急处理惊厥/昏厥: 快速掐按承浆穴+人中穴(鼻下沟中点),同步将孩子侧卧防窒息,并拨打急救电话。

缓解其他问题: 搭配颊车穴(咬肌隆起处)按揉,可舒缓出牙期牙龈肿痛。